時間:2007/3/31-2007/4/2
地點:Dubbo
在離開Katoomba前打了通電話給當初住的青年旅館,得知稅號和提款卡已經寄達,心中總算放下一塊石頭!但我不打算馬上回雪梨,反而想先在新南威爾斯省(New South Wales)較少觀光客的中西區(Central West)玩個幾天。
- Apr 03 Tue 2007 17:30
雜記(4):Dubbo
- Apr 03 Tue 2007 17:27
雜記(3):在藍山的 一週
我應該算運氣不錯吧,待在Avonleigh Country House的這段時間內,剛好沒啥客人用中餐(住宿的客人不在我的工作範圍內)。別說是我了,連Hanna都像是冗員,接下來簡單地說明我這幾天的工作內容:
第一天:洗碗、切菜、擺設餐桌和餐盤,主要是在學習如何準備中餐。今天中午有兩個韓國團體約60人來用餐,飯後較多餐具要清洗,工作時間9-13。事後回想起來,第一天是工作最紮實的一天,中間僅僅回房間休息了半小時。
第二天:Hanna休假去雪梨玩, Andrew也休息,因此當家的是Yoomi和值班的Russel。今天中午只有3個人預定中餐,實在沒什麼事情,因此我只拿條抹布在已經很乾淨的交誼廳打掃了半小時,其餘時間就在Yoomi旁,一邊看她殺南瓜,一邊和她聊天。後來客人說會晚點抵達,Yoomi就叫我先收工了!工作時間9-12,完全是打混的一天。
- Apr 03 Tue 2007 14:25
雜記(2):第一份工作
時間:2007/3/25-2007/3/30
地點:藍山國家公園(Katoomba)
如前篇文章所述,在雪梨當了一個星期的觀光客後,我再也無法忍受大城市了,但在尚未收到稅號及提款卡前,我並不想離開雪梨太遠,在此前提下,離雪梨僅有兩個多小時火車的藍山國家公園(Blue Mountain National Park)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大部分的觀光客會在雪梨參加藍山國家公園的一日遊,這樣時間可能只夠在Katoomba的三姊妹(The Three Sisters)前照相留念而已,這對熱愛健行的我來說當然不過癮。
- Apr 03 Tue 2007 14:11
雜記(1):初抵澳洲
時間:2007/3/17-2007/3/24
地點:雪梨(Sydney)
經過了漫長的飛行,我在星期天早上八點抵達雪梨,在入關、提領行李、搭乘地鐵到市中心,以及check-in事先預定的青年旅館後,已經快11點了,而我整個人已經累癱,眼睛無比沉重,只想趕快和周公見面。但為了克服時差,我壓抑自己想倒頭大睡的慾望,強迫自己馬上出門當個觀光客。剛好那天有慶祝雪梨大橋 (Harbor Bridge)75大壽的活動,我也湊個熱鬧加入萬人步行雪梨大橋的行列,當天硬是撐到晚上10點左右才躺回床上,感覺像是只過了幾秒鐘而已,我就以相同姿勢醒過來。
- Apr 03 Tue 2007 14:05
商務艙初體驗
時間:2007/3/17
地點:飛機上
由於先前環球之旅累積的里程,此次澳洲行意外地節省了一筆機票開銷,而且即將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搭乘商務艙。由於里程尚不足以跨區飛行(例如先向西飛到新加坡或曼谷轉機),我可以選擇的航空公司並不多,事實上星空聯盟中只有韓亞航空符合我的需求,而韓亞航空僅有每天一班仁川-雪梨之間的路線,因此我此行被迫從雪梨進出(我對大城市一向興致缺缺,況且根據經驗,首都通常都是該國最難玩的地方)。不管如何,免費的商務艙機票就不要太過挑剔了!
- Feb 08 Thu 2007 17:38
(二)告白
- Feb 07 Wed 2007 17:33
(一)緣起
以下節錄行政院青輔會針對打工度假(Working Holiday Makers)的說明: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打工度假簽證(Working Holiday Visa)是一種國際間國與國對等簽證協定,打工度假計畫旨在促進國與國青年人之互動交流與瞭解。台灣與紐西蘭及澳洲政府於2004年先後簽訂「打工度假計畫協議」,雙邊開啟新的交流大門。打工度假簽證是各式簽證種類之一,就如同工作要有工作簽證,留學要持有學生簽證,觀光則申請觀光簽證,在旅行中又能合法打工的就只有打工度假簽證 (Working Holiday Visa)。打工度假簽證讓18至30歲的年輕人可以在他國旅遊之際,合法打工資助旅費,因此能在該國作較長時間的旅遊,並認識當地的民俗風情,是近年來 吹起的一股旅遊新方式。
- Dec 03 Sun 2006 04:00
魔笛觀後小感
拜今年為莫札特250歲生日之賜, 2006年台灣上演的歌劇數目也較往年為多, 包含了費加洛的婚禮(Le Nozze di Figaro), 唐喬凡尼(Don Giovani)和魔笛(Die Zauberfloete), 另外還有NSO演出的華格納作品尼貝龍指環. 我一直無法喜歡華格納的作品, 住在德國時自然有不少機會欣賞華格納歌劇, 但每次買票都猶豫好久, 買坐票會坐到屁股開花或是睡著, 買站票會站到腳抽筋! 一位著名指揮家在聽完崔斯坦與伊索德(Tristan und Isolde)中長達10幾分鐘的愛情二重唱後說過: 若他們是義大利人的話, 早就生了一打的小孩了!!!
言歸正傳, 12/2在中山堂上演的魔笛我自然不會錯過. 在看音樂表演時, 我習慣會帶著望遠鏡, 一來是我通常不會花大錢買視野最好的座位, 二來是即使是最前面的位置也看不清楚表演者的表情. 那天因為音響緣故演出延遲, 無聊之際先”偷窺”樂池內的交響樂團. 嗯! 兩位小提琴手聊得口沫橫飛, 不知道在談些什麼? 一位女Oboe手似乎在用手機編寫簡訊, 她輸入的速度可比我快上百倍. 瞄到一位大提琴氣質美女, 嚇!! 大提琴上怎麼掛著一隻猴子, 樂譜架上還有一隻趴趴熊!!! 這些”飯前娛樂”還真有趣, 讓我根本沒注意到演出已經延遲了15分鐘!
更精采的還在後面, 劇中夜后將女兒Pamina的畫像交給王子Tamino, 答應只要王子將女兒從Sarasto的手中救出來, 女兒就是他的人了! 用膝蓋想也知道, 王子Tamino一看到Pamina的畫像就愛上她了, 免不了對著畫像唱了一首讚揚美麗和宣示愛情的詠嘆調. 後來, Pamina的畫像透過補鳥人Papageno交付到本人手上, 此時飾演Pamina的女高音羅明芳順手將畫像掛在胸前. 突然, 一時之間我差點控制不住自己而爆笑出來!! 因為, 透過望遠鏡我清楚地看到….蒙娜利莎正在對我微笑!!
- Aug 17 Thu 2006 04:00
Le Papillon
- Aug 01 Tue 2006 04:00
養蜂博物館
- Jul 23 Sun 2006 04:00
傷心博物館
在搜尋克羅埃西亞資料的過程中, 無意間看到了這個新聞:http://today.reuters.com/tv/videoStory.aspx?isSummitStory=false&storyId=dce474cc0ce950b4169d329c2b9ee061aa715d98
這是全球第一座”傷心博物館”( 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), 位於由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獨立出來的克羅埃西亞首都Zagreb, 吸引不少來自各地的民眾參觀. 傷心博物館中展示了許多情書, 訂婚戒, 按摩油, 摩托車, 或空酒瓶等曾經是某人為愛受傷的證明. 甚至還有一位退役軍人的義肢, 他曾經在戰爭時跟他的復健師相戀, 大概是後來失戀後睹物思人, 就把它寄給了博物館.
- Mar 02 Thu 2006 04:00
馬達加斯加料理(餐廳)
由於這次在馬達加斯加有部分行程參加當地團, 所以有機會上高檔的餐廳用餐, 這些餐廳清一色是法式料理, 由開胃菜, 主菜, 甜點和水果組成.來馬達加斯加之前, 我從沒想過我這輩子會如此密集地享用法式料理!!
在這些餐廳吃飯的好處是, 至少外觀上用餐環境良好, 廚房內的情況就不敢說了! 上菜速度也是極為”法式”, 一頓飯拖個2,3小時很常見. 一般我出國玩很少”浪費”時間在餐廳用餐, 但馬達加斯加真的沒什麼夜生活,悠悠哉哉地吃飯, 和團友聊聊天, 練練英文, 這些都是消磨夜晚不錯的方式! 另外, 我注意過價錢,平均一頓正式晚餐約NT200-NT300, 便宜吧!不過這在當地可是天價!!!
- Mar 02 Thu 2006 04:00
馬達加斯加料理(路邊攤)
馬達加斯加的料理融和了非洲,玻里尼西亞和阿拉伯的人民和文化,加上法國殖民和一點英國的影響, 當地料理脂肪量非常高, 馬達加斯加菜多半少不了新鮮的薑末和辣椒末.
路旁常見的麵類食物, 馬語叫做”穆夫嘎西”, 有點像咱們雞蛋糕的做法, 烤出來圓圓的, 吃起來像帶椰子味, 酸酸的鬆餅!
- Feb 26 Sun 2006 04:00
馬達加斯加島動物篇(變色龍):
- Feb 26 Sun 2006 04:00
馬達加斯加島動物篇(Inveterbrat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