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時間:2007/12/6
地點:Coromandel Town

Coromandel鎮和所處的半島同名,在淘金熱潮的最巔峰時,曾是個居民超過1萬人的大城,現在則是人口不到2000人的小鎮。伐木業和礦業曾經是此地的經濟命脈,近幾年來除了朝觀光業發展外,Coromandel鎮亦投入養殖並出口享譽國際的美味海產-綠唇貝(Green-Lip Mussel)。

位於鎮中心北方3公里的「溪谷鐵軌和陶瓷場」(Driving Creek Railway & Potteries)是此地超人氣的觀光景點,個人覺得花這20紐幣相當值得!


「溪谷鐵軌」的誕生要歸功於Barry Brickell,他是紐西蘭相當著名的陶瓷藝術家,同時也是位超級鐵路迷。西元1973年他買下這塊60英畝的山丘地,為了取得山中泥土來作為創作材料,Barry Brickell總共花了27年的時間,興建了全紐西蘭唯一的窄軌高山鐵軌(Narrow Gauge Hill Railway)。這條「溪谷鐵軌」全長2.6公里,蜿蜒於Coromandel鎮北方的險峻山地,Barry Brickell幾乎是單靠個人力量和自製工具,投入大量時間研究地形並反覆進行實驗,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。

古典風格的「溪谷列車」停靠於「溪谷鐵軌」的首站,此處亦是售票處、紀念品店、「溪谷陶瓷場」和工作室的所在之處:




艾佛塔(Eyeful Tower)位於海平面上2002公尺,是「溪谷鐵軌」的終點站和全程的最高潮:




從艾佛塔眺望Coromandel鎮(若是晴天的話,景色應該會更漂亮吧!也不用全程穿著垃圾袋雨衣,或擔心弄濕相機):




不難猜測,艾佛塔的名稱靈感來自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(Eifel Tower):




艾佛塔的外型結構則參考奧克蘭港口的「豆石燈塔」(Bean Rock Lighthouse):




「溪谷鐵軌」主要包含下列幾個結構:高架橋(Viaduct)、短隧道(Short Tunnel)、螺旋(Spiral)和反轉點(Reversing Point)。在「溪谷鐵軌」的起始站和終點站之間,列車一共會通過4座主要高架橋、3個短隧道、2個螺旋和5個反轉點。

「溪谷鐵軌」的高架橋為雙甲板(Double-Deck)設計,上下層相隔2.6公尺;高架橋之後則是螺旋(接近360度的彎道),因此我才有機會在轉彎時照到高架橋的一部分:




三叉路(Triple Header)交會處之反轉點,每到一個反轉點,列車原車尾就會變為列車新車頭,因此列車行進方向一共會改變10次,司機也非常忙碌地不時更換座位:




Taniwha 隧道和兩側的藝術創作:




「溪谷鐵軌」兩旁有不少藝術創作,這是「酒瓶牆」(Bottle Wall):




除了觀光和藝術,森林重建和動物保育也是整個計畫的重點,「溪谷鐵軌」沿途通過許多本土植物復植區。

前方的蕨類區和後方的松樹區:




Kauri樹區:




遊客可在「黃金區中心和碎石機」(Coromandel Goldfield Centre & Stamper Batter)內親眼目睹黃金的提煉過程,雖然是西元1895年時的技術,這座淘金時期的老骨董碎石機仍然運作良好。此外,碎石機的動力來自全紐西蘭仍能運行的最大水輪。

從後方的瞭望台眺望「黃金區中心和碎石機」和右側的水輪: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cchen0128 的頭像
    ycchen0128

    再次踏上未知的旅程

    ycchen01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